數控加工工藝文件既是數控加工、產品驗收的依據,也是操作者必須遵守、執(zhí)行的規(guī)程。它是編程人員在編制加工程序單時必須編制的技術文件。數控加工工藝文件要比普通機床加工的工藝文件復雜,它不但是零件數控加工的依據,也是必不可少的工藝資料檔案。
用來闡明工藝人員對數控加工工序的技術要求、工序說明、數控加工前應該留有的加工余量。是編程員與工藝人員協(xié)調工作和編制數控加工程序的重要依據之一。
此表卡的作用,在于表達數控加工零件的定位方式和夾緊方法,并應標明被加工零件的零點設置位置和坐標方向,以及使用的夾具名稱、編號等。
數控加工工序卡與普通加工工序卡相似之處是由編程員根據被加工零件,編制數控加工的工藝和作業(yè)內容;與普通加工工序卡不同的是,此卡中還應該反映使用的輔具、刀具切削參數、切削液等。它是操作人員用數控加工程序進行數控加工的主要指導性工藝資料。工序卡應該按照已經確定的工步順序填寫。數控加工工序卡如下表所示。
被加工零件的工步較少或工序加工內容較簡單時,此工序卡也可以省略。但此時應該將工序加工內容填寫在數控加工工件安裝和零點設定卡上。
數控加工時對刀具的要求十分嚴格。數控加工刀具卡上要反映刀具編號、刀具結構、刀桿型號、刀片型號及材料或牌號等。它是組裝數控加工刀具和調整數控加工刀具的依據。數控加工刀具卡如下表所示。
在數控車床、數控銑床上進行加工時,由于使用的刀具不多,此刀具卡可以省略。但應該給出參與加工的各把刀具相距被加工零件加工部位的坐標尺寸,即換刀點相距被加工零件加工部位的坐標尺寸。也可以在機床刀具運行軌跡圖上,標注出各把刀具在換刀時,相距被加工零件加工部位的坐標尺寸。
數控機床調整卡是機床操作人員在數控加工前調整機床的依據。主要包括機床控制面板開關調整單和數控加工零件安裝與零點設定卡兩部分。機床控制面板開關調整單主要記有機床控制面板上有關“開關”的位置,例如進給速度F、調整旋扭位置或超調(倍率)旋扭位置,刀具半徑補償旋扭位置或刀具補償撥碼開關組數值表、垂直校驗開關及冷卻方式等內容。
數控機床調整卡的格式如下表所示。數控銑床上加工時,此卡可以簡化,也可以省略。但必須將上述內容要求填寫在數控加工工件安裝和零點設定卡上。 6.機床刀具運行軌跡圖
機床刀具運行軌跡圖是編程人員進行數值計算、編制程序、審查程序和修改程序的主要依據。
數控加工程序單,是編程員根據工藝分析情況,經過數值計算,按照數控機床規(guī)定的指令代碼,根據運行軌跡圖的數據處理而進行編寫的。它是記錄數控加工工藝過程、工藝參數、位移數據等的綜合清單,用來實現(xiàn)數控加工。它的格式隨數控系統(tǒng)和機床種類的不同而有所差異。
分析加工路線、加工步驟、裝夾方案、計算數值、選用刀具、編寫程序。數控車床加工程序與普通車床工藝規(guī)程有較大差別,涉及的內容也較廣。數控車床加工程序不僅要包括零件的工藝過程,而且還要包括切削用量,走刀路線,刀具尺寸以及車床的運動過程。因此,要求編程人員對數控車床的性能、特點、運動方式、刀具系統(tǒng)、切削規(guī)范以及工件的裝夾方法都要非常熟悉。工藝方案的好壞不僅會影響車床效率的發(fā)揮,而且將直接影響到零件的加工質量。完整的數控車削加工工藝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2)確定零件的加工方案,制定數控加工工藝路線。如劃分工序、安排加工順序 , 處理與非數控加工工序的銜接等。
(3)加工工序的設計。如選取零件的定位基準、裝夾方案的確定、工步劃分、刀具選擇和確定切削用量等。
(4)數控加工程序的調整。如選取對刀點和換刀點、確定刀具補償及確定加工路線, 簡述數控加工工藝設計包括哪些主要內容
凱福公司在進行數控加工工藝設計時,一般應進行以下幾方面的工作:數控加工工藝內容的選擇; 數控加工工藝性分析; 數控加工工藝路線的設計。
(3)通用機床加工效率低、工人手工操作勞動強度大的內容,可在數控機床尚存在富裕加工能力時選擇。
(1)占機調整時間長。如以毛坯的粗基準定位加工第一個精基準,需用專用工裝協(xié)調的內容;
(2)加工部位分散,需要多次安裝、設置原點。這時,采用數控加工很麻煩,效果不明顯,可安排通用機床補加工;
(3)按某些特定的制造依據(如樣板等)加工的型面輪廓。主要原因是獲取數據困難,易于與檢驗依據發(fā)生矛盾,增加了程序編制的難度。
(1)上道工序的加工不能影響下道工序的定位與夾緊,中間穿插有通用機床加工工序的也應綜合考慮;
(3)以相同定位、夾緊方式加工或用同一把刀具加工的工序,最好連續(xù)加工,以減少重復定位次數、換刀次數與挪動壓板次數。
被加工零件的數控加工工藝性問題涉及面很廣,下面結合編程的可能性和方便性提出一些必須分析和審查的主要內容。
在程序編制中,編程人員必須充分掌握構成零件輪廓的幾何要素參數及各幾何要素間的關系。因為在自動編程時要對零件輪廓的所有幾何元素進行定義,手工編程時要計算出每個節(jié)點的坐標,無論哪一點不明確或不確定,編程都無法進行。但由于零件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考慮不周或被忽略,常常出現(xiàn)參數不全或不清楚,如圓弧與直線、圓弧與圓弧是相切還是相交或相離。所以在審查與分析圖紙時,一定要仔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與設計人員聯(lián)系。
在數控加工中,加工工序往往較集中,以同一基準定位十分重要。因此往往需要設置一些輔助基準,或在毛坯上增加一些工藝凸臺。
零件的外形、內腔最好采用統(tǒng)一的幾何類型或尺寸,這樣可以減少換刀次數,還可能應用控制程序或專用程序以縮短程序長度。零件的形狀盡可能對稱,便于利用數控機床的鏡向加工功能來編程,以節(jié)省編程時間。
2.分析加工零件的圖紙,明確加工內容及技術要求,確定加工方案,制定數控加工路線,如工序的劃分、加工順序的安排、非數控加工工序的銜接等。設計數控加工工序,如工序的劃分、刀具的選擇、夾具的定位與安裝、切削用量的確定、走刀路線.調整數控加工工序的程序。如對刀點、換刀點的選擇、刀具的補償。